隨著“11.11”購物狂歡的落幕,2016年漸漸步入尾聲。狂歡過後,彩電行業仍是春寒料峭。
奧維雲網公布的數據顯示,今年前三季度,彩電銷量規模達到3546萬台,同比增長7.6%。雖然整體市場向好,但是彩電行業卻存在一個無法忽視的現實,那就是“增量不增收”。 2016年第三季度彩電市場零售額達353億元,同比下降5.9%。
彩電行業陷入“增量不增收”的怪圈,受“價格戰”影響之外,麵板價格不斷上漲也是原因之一。數據顯示,2016年第三季度32寸、40寸、55寸和65寸麵板價格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漲, 6至9月,32英寸高清麵板價格由59美元上漲至75美元,漲幅達到27.1%;40英寸超清麵板由93美元上漲至116美元,漲幅為24.7%。麵板價格占到整機成本的70%以上,原材料成本的上升,更加擠壓了彩電生產商的利潤空間。
麵對麵板價格不斷上漲的壓力,即使是主張“硬件免費”的樂視也宣布,每台超級電視漲價100-200元。此前披露的2016年半年報顯示,主營超級電視的樂視致新上半年淨利潤虧損5687萬元。
對於“價格戰”,創維集團董事副總裁、彩電事業部總裁劉棠枝11月16日表示,“這種無節操的低價,是反經濟規律的。成本1000元的產品賣800,對股東、對用戶都是有害的。”而一個產品並不是止於一次銷售,還需要給用戶提供後續服務。

劉棠枝認為,彩電行業無論怎麽變,商業模式怎麽創新,硬件是必須賺錢的。“低價的競爭對於行業內來說是不公平的,不正當的,光有規模不賺錢的企業是不長久的。”
三季度,整機價格呈現回暖趨勢。奧維雲網數據顯示,目前32英寸高清電視的平均售價由4月份的1094元一路上漲至1235元,40英寸全高清電視從6月的1632元上漲至10月份的1749元,55英寸超高清電視的均價從7月的4477元上漲至4620元,65英寸超高清電視均價由8月的9980元上漲至10100元。
但彩電原有產品漲價是不容易的,彩電廠商紛紛開始向高端化轉型,彩電產品技術走向多元化、超高清化、大尺寸化。三季度6000-7999價格段傳統品牌的滲透率為65%,較去年同期增長了7個百分點。
劉棠枝表示,隨著中國自主研發技術的進步,OLED顯示屏體、芯片的技術壁壘被打破,未來十年將會是中國彩電行業的黃金十年。16日當天,創維發布了國內首台自主研發OLED電視產品。
(责任编辑: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)